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42章 崇祯的渴望

面对目前大明的困局,崇祯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中兴朝政!

崇祯在位期间大力铲除阉党,勤于政事,生活节俭,曾六下罪己诏,不可谓不努力!

只是崇祯这个人有很多缺点,第一他一方面求贤若渴,一方面又用人存疑心。他亲自选拔任命的官员,又被他屡次否决、罢免。

崇祯在位十七年间,他竟换了十七个刑部尚书和五十个内阁大学士。造成国家人才匮乏,有心报国的志士,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。

第二就是他是个刻薄寡恩,刚愎自用的人!

崇祯即位之初,抱负满满,大力铲除阉党,勤于政事,厉行节俭,平反冤狱。

由于勤政,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,眼长鱼尾纹,可以说是鸡鸣而起,夜分不寐,积劳成疾,宫中从无宴乐之事。

但是他刚愎自用,听不进官员的意见。

而且崇祯在事关明朝命运的大是大非面前,总是犹犹豫豫,瞻前顾后。

第三点,崇祯实在不是个坚定的人,经常出尔反尔,总是听信谗言,而对忠臣诤言难以进耳。

特别是对袁崇焕凌迟处死,其残忍寒了天下能士心。!

在这一点上,崇祯帝还不如青朝光绪帝,光绪孬好还敢于变法。

而崇祯皇帝唯恐自己背上骂名,丝毫不敢改革明朝的王爷制度,导致大明朝出现大批寄生虫和毒瘤。

第四就是凡有抱负者,谁不想当好官。

崇祯太想当一个好皇帝。

看到国家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,他不思茶饭,不享乐,甚至夜不能寐,每天心急如焚地处理政事。

他固执地认为自己做得很好,每天天不亮就处理政事,召见大臣,放弃了几乎所有娱乐。

他的逻辑是这样的,既然我这么勤政,国家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,那一定是臣下不忠、不能、不敬。

从而加重了他对别人的不信任,导致心神不宁,影响心智发挥。

正是崇祯的过于勤政麻痹了他自己的判断,他看不到自己的缺点,看不到大明的病症,他执着地认为只要勤政就可以解决一切。

当前几年大青被永汉牵制住后,崇祯想着自己终于得到了机会了,只要永汉帝国可以牵制住大青,他就可以解决国内流贼!

开始确实如同他所想的那样,大青腾不出手来,不能南下劫掠,他采纳了正确的策略,农民军顿时损失惨重,农民军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